NEW LOGO-3
自製護膚品有什麼壞處

照片來源: PEXELS

DIY護膚品 、保養品最大好處當然是絕對知道自己用了什麼,但是功效上還是比不上品牌的護膚品 、保養品,雖然我這裡提供的DIY配方,已經是比較好用,容易被皮膚吸收,但品牌有研發隊伍,分子結構可以做得更細小,做更多測試,更容易被皮膚吸收,穩定 性較高。

天然成分的定義

天然原料是指從植物、動物、微生物和礦物中獲得的成分,可以採用下述加工方式:物理方法,如粉碎、乾燥、蒸餾;發酵;其他方法,包括傳統工藝(如使用溶劑提取),但是不能有意地改變其化學結構。

天然礦物原料,是指自然中存在的無機物,帶有特定的物理性質,如晶體結構、硬度和顏色。

天然和化學,不是對立的。

大家普遍認為,天然護膚品就一定是安全的。這是一個誤區,原因是大家把天然和化學兩件事情給搞混了。化學,就是我們從原子、分子的角度來認識自然世界的一種學問而已。所以,天然和化學不是對立的,也不是矛盾的。

純天然的,就更安全嗎?

天然成分和安全之間,並不存在必然聯繫。

首先,在事實上,很多毒性物質,就是天然的物質,比如蛇毒、炭疽毒素等等。其次,天然的成分如果提取工藝不夠好,那麼會帶來很多雜質,這些雜質本身會帶來安全隱患。最後,很多天然成分就是咱們皮膚很強的過敏原,都可能導致我們皮膚的過敏反應。所以,大家做護膚品的時候要留意配方。

天然物質不代表絕對安全。DIY使用的天然物質多為植物,護膚品公司往往宣稱它們"溫和不刺激",但站在皮膚科醫生的角度來看,這簡直是一派胡言。宣稱"植物無刺激",本身就是錯誤的。

事實上,在自然界中,沒有什麼物質比植物更容易引發各種接觸性皮炎。有些水果酸性過強,會侵蝕皮膚; 有些植物直接塗抹沒事,但碰到陽光成分就會發生改變,從而引發過敏反應。就算是一般家庭最常用來鎮定肌膚的蘆薈也不是完全安全的。研究結果顯示,蘆薈表皮易引發過敏,必須完整去除表皮後,才能製作成面膜使用。

自製護膚品若不含防腐劑確實比較安全,但那僅能維持時間比較短,存放不好會容易滋長細菌。羥基苯甲酸酯( paraben)這類化學防腐劑雖然爭議不斷,可是為了防止護膚品腐壞或受到污染,防腐劑仍是必要的成分。防腐劑不單使用在護膚品中,加工食品、藥品也一定會添加。如果沒加防腐劑,護膚品也會跟食物一樣容易腐壞。一旦護膚品受到污染或變質,便會使皮膚感染細菌或過敏。因此,相較於有害性尚未證實的爭論,不加防腐劑的危害明顯更大,況且,若是每次都要現做現用,那自製護膚品的花費肯定遠遠超過市售護膚品。所以DIY護膚品的時候,建議加入天然的抗氧化劑或抗菌劑 ,使存放時間可以更久一些。

皮膚表面覆蓋著一層名為皮脂和細胞間脂質的皮脂膜,所以不太能吸收水溶性物質,這就是"油水不相溶"的道理。自製護膚品最常使用的維生素C,正是最具代表性的水溶性物質。換句話說,這類成分就算塗再多也只是停留在表面,無法被皮膚吸收。因此,使用維生素C 製作護膚品時,通常要將它變為親油性的形態才行。

喜歡可以訂閱哦!

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,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。

一起加入其他 3 位訂閱者的行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