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 LOGO-3
關於盆菜

食盆,是香港新界本地宗族對族人一起進食「盆菜」宴的稱謂,盆菜是一種以一木盆盛載多款菜餚的傳統雜燴菜式。

香港新界宗族主要有本地和客家兩大族群,本地宗族的先祖大多於宋、元年間移居香港,一般説圍頭話,由於子孫繁衍,到明代中晚期已形成大宗族,進行建祠堂、修族譜等宗族活動;客家宗族於清康熙遷海復界後才移居香港,主要説客家話。食盆是限於本地宗族的一種獨特的宗族活動,其歷史可追溯至本地宗族形成的明代中晚期,約有400多年的歷史。
關於盆菜起源
相傳有幾個說法。流傳最廣的說法,是在中國南宋末年,宋帝趙昺與陸秀夫、張世傑等人為躲避元軍,南逃至東莞烏紗、及香港新界的圍村,村民見到皇帝便盛情款待。然而窮鄉僻壤無佳食,村民急忙下只有將僅有的食物加熱,層層疊疊共放在木盆內獻給皇帝,飢寒交迫的宋帝覺得這是天下最美味的佳餚。往後村民每當喜事和如新年等節日,都吃盆菜慶賀,直到今天。另一個說法是當時遭元兵追殺的文天祥,逃至靠海的廣東寶安縣,當地村民將家中的食物拿給他,宋兵把菜煮熟,卻沒食具,村民建議用大盆裝,宋兵就圍盆而食,盆菜因而誕生。
真正追溯其源,盆菜本是十分粗糙平實,只是香港小部分新界客家族群的口味。

盆菜筵席 
香港新界本地圍村傳統會在宗族祭祀、打醮、神誕,以及喜慶場合如婚嫁、添丁「點燈」、祠堂開光、新居入伙或春秋二祭時的「食山頭」等場合,均會舉行盆菜宴。每逢這些節慶日子,鄉民會於宗族的祠堂或鄉村的空地擺上數十以至上百席盆菜,部分甚至設有「流水席」,供族人在不同時間輪流享用。
族人食盆時圍坐而食,象徵「團結」,能維繫族人感情並增加鄉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。婚嫁場合和添丁「點燈」等人生禮儀活動中的食盆,也有確認身分轉變及確認宗族成員身分的意義,族人享用過食盆,代表承認其婚姻和確認新生成員為宗族的一分子。
圍村人吃盆菜通常會在祠堂,或者在村內空曠的大地方,配以枱凳及碗筷,大排筵席。舊日用木盆,其後已改用銻盆盛載,用小熱爐燒着,大家圍着熱氣騰騰的盆菜,談笑風生,品嘗美味。參加者主要是同姓宗親,千百人共吃盆菜的場面陣勢,人聲鼎沸,震撼人心。

mmexport1640665407587
盆菜製作
傳統盆菜會用木盆盛載,現時改用金屬盆或陶瓷盆盛載,以方便消毒清潔。盆菜的材料和份量依場合和不同鄉村的傳統食譜而定,一般食材包括豬肉、蘿蔔、油豆腐(豆腐卜)、豬皮、魷魚、枝竹等。但在舉辦太平清醮時,由於需要齋戒,故會準備素食盆菜招待村民。又如十八鄉馬田村每年點燈儀式後的盆菜宴,添丁的村民(燈頭)會以豬肉分派村民,而添女的則會以慈菇作盆菜材料。
盆菜的製作步驟繁複,從清洗、準備食材,及至烹調、分配食物,都需要眾多人手準備,一般圍村會提早一天至兩天準備盆菜宴。村內的幫工會先清洗和準備食材,再由師傅煮盆,逐一把食物烹煮調味,當中以燜豬肉最考廚藝。烹調食物後,師傅和幫工把各款食物按序一層一層放進盆內疊好,此步驟稱為「打盆」。最下層為易吸收餚汁之物料如蘿蔔、門鱔乾、豬皮、枝竹等;中層為豬肉;上層則為雞、鴨、魚等。完成打盆後,村民會於祠堂及村內空地廣場圍坐享用盆菜。

寓意盆滿
缽滿客家人講究意頭,盆菜也有着寓意:圍坐一起,象徵合家團圓,滿堂吉慶;盆菜食材豐富,預示豐衣足食;盆菜一盤上枱時食物擺得滿滿的,意思是祝福吃的人賺到「盆滿缽滿」,興旺繁榮。盆菜內的食材也有吉祥的寓意:如蘿蔔象徵好彩頭、枝竹代表知足常樂、魚丸表示年年有餘。
現今社會,過時過節時大家都希望可以吃到熱騰騰的菜餚,均會安排盆滿招呼親朋好友。
喜歡可以訂閱哦!

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,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。

一起加入其他 3 位訂閱者的行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