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痛這個詞彙,相信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應該都不太陌生,每個人身邊一定有一個會經痛的朋友。根據研究,有高達 50-90% 的育齡女性都曾發生過經痛啊!然而經痛發生的時間、頻率以及嚴重程度都不太一定。另外經痛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,旁人很難理解到底有多不舒服。有些經痛是有潛在的問題需要治療的,有些經痛則只需要症狀緩解即可,但這通常難以自我判斷,因此常常會令人有「無法確定自己的經痛到底有沒有問題」的困惑。
經痛這種無法擺脫又難以掌握的疼痛,常常使很多患者與其周遭的人都飽受折磨,甚至光是因為生理假這件事情,現實生活中就可能引發勞資對立和性別戰爭。因此經痛的控制與治療一直是醫學界相當注重的項目。到底為什麼會經痛?經痛發作時該怎麼辦?經痛要如何治療及自我緩解?
經痛原因是什麼?
經痛的位置通常集中在骨盆或是下腹部,可能伴隨腹瀉、倦怠、頭暈或頭痛等不適症狀,約維持2~3天左右,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經痛可分為2類:
原發性:女性在月經來潮前48小時,體內的前列腺素分泌會達到高點,前列腺素能促使子宮內膜的血管強烈收縮,引發子宮內膜的脫落,此為正常現象,部分女性卻可能因此感到疼痛。
疾病因素:常見疾病有骨盆腔發炎、子宮內膜異位、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症、子宮息肉等,只要針對病因治療,經痛就可緩解或消失。
緩解經痛飲食吃什麼?
經痛可以吃什麼來緩解?建議以下5種飲食:
溫熱飲品:像是溫熱水、熱巧克力、紅豆湯、溫豆漿等皆可。
巧克力:含豐富礦物質鎂,部分因體內缺乏鎂而導致的經前症候群,可透過吃點巧克力減輕症狀。黑巧克力含有豐富的鎂,鎂能控制食慾、穩定情緒,巧克力會誘發「腦內啡」,可紓緩經痛不適的糟糕情緒。
抗氧化營養素(維生素A、C、E、花青素):多吃抗氧化維生素除有助消除自由基,減緩發炎,且能緩解前列腺素釋放,對改善經痛也有幫助。
不飽和脂肪酸:有助於調節月經時前列腺素分泌所引起的發炎疼痛反應,像是堅果、魚油等。
鈣質:營養師指出,子宮在生理期會收縮痙攣造成不適,而鈣質具有紓緩肌肉組織的效果,所以喝杯熱牛奶也有幫助。
經痛、經期時應避免以下食物:
黑糖水、薑湯、薑茶:薑、黑糖有活血的效果,會加速經血排出,經血大量排出,可能造成血崩、貧血、頭暈等狀況。
刺激性食物:辛辣食物、冰、酒精飲料、炸物等,刺激性食物會增加子宮收縮,恐怕會引發經痛。另外,抽菸會造成血管收縮,影響循環,造成經痛。
月經期間避免劇烈運動,可透過瑜珈這類緩和運動,視自身狀況適度運動,對於改善經痛也有幫助。在肚子、下腹部放暖暖包、溫水袋溫敷,搭配腹式呼吸,也可幫助子宮血流更順暢,改善經痛不適。
中醫3穴道按摩緩解經痛
不少女性飽受經期紊亂、經量過多、經痛的折磨,有些人甚至要吃止痛藥才能減輕疼痛。事實上,經痛多是因為氣血不循環所造成,可透過中醫穴位來改善,以下是3大有助舒緩經痛的穴道:

血海穴:膝蓋骨內側邊緣往上3指橫寬,有助活血化瘀,促生新血,是女性調理月經,緩解經痛的重要穴位。
合谷穴:位於食指與拇指相交的虎口處。合谷穴是止痛要穴,有助紓緩經痛、經期調理。
三陰交穴:足內踝尖往上3寸(約4根手指寬)處。三陰交穴是三條陰經,即肝經、脾經及腎經交會的地方,可疏通氣血,具補血,活血功效,並能緩解經痛不適。
經痛等級分7種,劇烈經痛怎麼辦?
一般而言,醫療人員多會以1~10分,請病人形容疼痛的感覺,藉此判對經痛等級,另外,過去日媒則有將經痛程度分為7種等級,等級1最無感,等級7最嚴重:
等級1:無症狀
等級2:腹部有不適感
等級3:腹部有輕微痛楚
等級4:像拉肚子般疼痛
等級5:痛到講不出話,甚至伴隨嘔吐,腹部像被打到
等級6:過度疼痛到無法行走,甚至視力變得模糊,像是有人不停踢妳的肚子
等級7:像被鉛球連續擊中,勉強保有意識
中醫師建議,若是疼痛指數超過5分,或是超過等級4以上,基本上通常已經痛到說不出話,當劇烈經痛時,可先吃止痛藥緩解不適,避免疼痛感惡化,也可考慮就醫,由醫師開立抗發炎止痛藥,舒緩經痛效果更好。
腹部疼痛可能是因為子宮收縮而產生一陣一陣的疼痛感,或是因血液淤積導致腹部悶脹,可嘗試使用香薰油幫助推揉或按摩腹部,能減少疼痛,但如果疼痛非常劇烈,建議立刻就醫。
氣海穴:肚臍正下方1.5寸(約兩指幅寬),找到穴位後按揉3~5分鐘。
關元穴:肚臍正下方3寸處,即氣海穴在往下2指幅寬,找到穴位後按揉3~5分鐘。

舒緩經痛按摩油
DIY按摩油
可可巴油30ml
薰衣草精油 5-6滴
快樂鼠尾草精油 4滴
羅馬洋甘菊精油 2滴
【使用方法】
將以上基底油及精油加入容器即可, 充分混合即可
用法: 將適量舒緩經痛按摩油放於手心,以畫圈手法於肚臍下方士輕輕按摩,讓按摩油慢慢吸收。
功效:幫助調整荷爾蒙,舒緩疼痛,亦有助放鬆身心,渡過經痛期
*注意事項:通經特性,懷孕期應慎用
*建議製成品6個月內用完
**以上資訊祗供參考,皮膚容易敏感者,請先自行測試。
**3歲以下兒童及個別病患者慎用或請先向醫生查詢。
警告: 只供外用,忌食。此產品須稀釋使用。如皮膚出現過敏請停止使用或就醫診治。存放陰涼乾爽處。勿讓兒童接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