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餐的餐桌禮儀
安排座位
女性優先。在排定西餐座次時,主位男主人請就座,而女主人位居第二位。
以右為尊。在排定座次時,以右為尊。
面門為上。面對正門者為上座,背對正門者為下座。
交叉排列。男女交叉排列,生人與熟人交叉排列。
美國餐桌禮儀從入座,拿取餐巾、開動、取用餐具、離席,皆有自成一套的規矩,而其中座次與餐具安排,主人會於餐前準備妥當,無需費心。但應熟悉餐具使用順序及位置功能,以免拿錯。
女主人宣佈晚宴就緒後,男主人引領著客人依次入座,而女主人則走在最後面。有些細心的主人尚會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,以表示座次,若沒有此項安排,則其原則如下
座次安排以男女間隔而坐為原則。男主客優先入坐,其位置在女主人右邊,而女主客則在男主人右邊。其他夫婦則以對角方式而坐。男女夫婦分坐顯示出美式宴會之開放與活潑,期望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,增進彼此間之熟稔,並使用餐話題多樣化,氣氛和樂。
入坐原則係客先入坐,長者較年輕者先入坐,已婚較未婚先入坐,陌生人較熟識客人或家人先入坐。
餐具的擺設
大致上,擺在中央的稱為擺飾盤,用來裝一般料理。
餐巾一般是置於裝飾盤的上面或左。
盤子旁邊擺刀、叉、湯匙等。依用餐順序:前菜、湯、料理、魚類、肉類、視所需由外而內取用。
左手邊是麵包盤和奶油刀,裝飾盤對面則放咖啡或吃點心所用的小湯匙和刀叉。
餐具之取用係由外而內。但有一例外,即當沙拉與主菜同時上桌時,沙拉所需使用之刀叉乃放在最靠餐盤的位置,即主菜刀叉的內側。沙拉盤則在主菜所用之刀叉之左方。(主菜叉子位置在餐盤左方、餐盤右方為主菜刀子)。
如沒有沙拉盤擺於桌面,則沙拉用之刀叉會隨沙拉上桌一併送上。另一例外,即吃蠔(oyster)所用之叉子在餐盤右方餐具的最外側,湯匙的位置在所有刀子的右方,最外者為喝湯用,介於刀及湯匙間之小匙,則為吃甜點(dessert)之用。而甜點叉則在餐盤最左方。但平常為避免混淆,則會將吃甜點所需之餐具置於餐盤上方,以示區別。
坐定後必須注意女主人的暗示。當女主人打開餐巾,放在膝上表示開動,女主人將餐巾取下放在桌上則表示餐宴完畢。即使已填滿肚子,也應繼續進餐,到餐會結束。餐巾正確的位置應放在膝上,而非夾在衣領或衣帶間。用完餐巾應稀鬆放在餐盤之左方,如餐盤已移走,則放在正中央,切勿將之揉成一團。餐巾的用途乃揩嘴之手,尤其是喝飲料前最好能揩一下嘴,以免杯子盡是油漬。餐巾不可用來當桌布,擦去桌巾的污漬。如不小心弄髒了桌巾,應向主人道歉。

餐具取用由外而內,切用時或以法式之左手拿叉,右手拿刀邊切邊用。或為英美式,右手拿刀,左手拿叉,切好,改以右手拿叉取用。美國較偏好後者,但法式亦為美國人所接受。談話間有肢體表情或傳菜時,應將刀叉放下,不可持刀叉於空中揮動。刀叉用完後應橫放於在餐盤中央,而非盤邊,或餐桌上,放置方式刀口朝己,叉口朝左,以便取走之安全性。餐盤用完後,不應往外推,留在原處即可。
右上角會擺設玻璃杯類的餐具:
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。
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所用的。
略瘦長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。
視情況也會擺上香檳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。
若是在餐廳食用,餐巾應對折並放在腿上,吃到一半離開時,應放在椅上,不吃時,應放在桌上。
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Dining basic etiquette
1. 喝湯、咀嚼絕不出聲。這是人和動物的分野。
2. 不在公開場合,大聲地發出打嗝聲。
3. 不碰撞杯、盤。不要移動餐盤,不許和同伴交換餐點。
4. 刀叉輕放,不發出刮盤聲。
5. 講話時不揮舞刀叉,或用刀叉指著人。
6. 不彎腰埋頭吃飯。這模樣實在很窮酸相、狼狽。
7. 切食物只切一口大小,並且一口放進嘴裡,不要只咬半口。
8. 不要翻看盤底的廠牌名。
9. 每上一道菜,從最外側的左、右一副刀叉開始使用。
10. 使用放在右前方的杯子,不要拿到別人的杯子。
西餐餐具的使用法則
中餐的餐具只有一雙筷子,而西餐餐具卻是琳琅滿目的一整排。請放輕鬆,餐具擺放雖然多,但其實只是為四道菜而準備。這四道菜是前菜、湯、魚、肉,只是餐具全都一併擺出來而已。
刀叉擺法─ 刀叉併攏、刀刃朝內
刀叉的擺法是個信號,藉此告訴侍者什麼時候收走盤子。若刀叉置於盤子兩側時,表示仍在進行飲食中,相反地,刀叉平行擺放時,表示用餐完畢。另外一種擺法,在大眾化的餐廳用餐時,從頭到尾只用一副刀叉,盤子收走了,用過的刀叉還會留在桌上繼續吃下一道菜。這時,不要把刀叉直接貼放在桌上,而是將刀口放在叉齒間,並且刀刃朝下。

休息時擺法

用畢時擺法

只有一副餐具時的刀叉擺放法
當你用餐完畢後,可順手將盤上的刀叉併攏,並且保持刀刃的方向是朝內狀態,不僅能使你的桌面變得更為整潔,也讓服務生可以方便收拾餐具。